執屋記

因為家裡要裝修,我請了兩天假,窩在家裡執整雜物,好讓我們能騰空要裝修的房間。我和外子素來疏於收拾,花了一整天,整理出來要丟棄的廢紙就已有兩大袋,當中不乏陳年的月結單,保險公司的信件等,光是把有個人資料的信件剪碎或撕毀,一天下來,我都已覺得手指和手腕都隱隱作痛了。而且才一天已疲累不堪,第二天還得加緊努力,才勉強趕上進度,幾天過去,我們的蝸居亂得和戰場沒兩樣,也再次製造了好幾大袋垃圾。

Read more

Biohazard的延伸思考

首先,本文與同名電腦遊戲是沒有關係的。 想說,這個夏天真多事,完全來不及消化:從近日天津開發區倉庫大爆炸,到香港不同屋邨發現食水含鉛,還有港島半山般含道石牆四棵老樹被斬殺的懸疑案(或曰荒誕劇;聽說,現在還有在牆前加裝「巨墩」避雨亭的政績工程)……

Read more

波士頓遊記 – 革命者的器量

頭一次的紐約和華盛頓之行,唯一記得的風景只是滿街國旗飄揚,密度有如泰國的泰皇泰后照片、香港的藥房/七仔,從香港人的角度看,這般愛國之舉實在十分骨痺,更讓我留下「美國人好驕傲好囂張又好勝好戰 」的感覺。此外,紐約燈紅酒綠的焗促、華盛頓的呆板和冷酷都討我的厭,更別說,以基督教立國的美國,在許多人眼中早而沒落了。
雖然沒有安排很拼命的行程,反而騰出了空間去咀嚼細節,從而重新發掘和認識美國——一切從波士頓開始。

Read more

忘記TA是TA

我想我們身邊就有這類人,可能他們的存在不為普遍社會所接受,行為也不一定合乎邏輯。當你越多花時間留意他們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你就發現他們只是在社會看不見的隙縫中求生,可能是出於自我保護,並嘗試用最卑微的方式生存。

Read more

為何過得很快樂

也許你已經看了<Inside Out>,如果還沒看,大概就是準備前往觀看的路上。怕劇透的話就先好好收藏這篇文章,有空再拿出來閱讀吧。 我跟身邊一眾女性朋友都高度談論這套電影,也許女性壓根兒比較感性,看著自己平常複雜又無法向別人仔細描述的情緒竟以一個色彩斑斕的建築,有如風車旋轉的各個島嶼並幾乎沒有瑕疵的總部操作作為表達方式,說明情緒這東西最公平,人有我有,外表再亮麗的人腦袋都是一群情緒小伙子給你每個反應作最精密的計算,替你好好守護記憶,儘管,有些回憶已掉進堆填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