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談基督徒特別的閱讀習慣

某些人雖然也會閱讀一些好書,但卻有一個特別的閱讀習慣:他們如某吳姓局長的「我每月看三十本書」一樣,看書但求「多快好省」,只顧囫圇吞棗的書本吞到肚中:這些人挑選了一些好書,但卻不追求能深度了解和明白他們手上的好書,他們追求的只是另一個楊姓局長的「你有沒有見過 Steve Jobs ?我見過,我真的見過!」的戰績:「你有沒有讀過某某神學家或大師的作品?我讀過,我真的讀過!」

這樣的閱讀有如賽跑,誰最先衝過終點線,誰能在最短時間「看」最多的書,誰就贏了。至於能否在書本中深化自己的思考,或會否只是將自己固有的偏見 (prejudices) 讀入這些大師的作品(然後以這些大師的作品為自己的想法背書),則似乎不在考慮之內。

Read more

青年神學講座·黃國維、陳韋安:重塑我們的教會(講道筆記)

(1)黃國維:多元社會中的多元教會 本分題重複提出「多元」,它指出對現代追求普遍性的一種批判,在後現代注重發聲和創意。驟眼看,多元鼓勵自我中心,彷彿必然威脅真理的獨一性和教會合一;亦有社會研究顯示,30–49歲一代多認為法治衍生自由,18–29歲一代重視民主帶來自由,顯示出世代差異中對統一秩序與多元表達的不同偏好。

Read more

基督教選委棄席會觸發一場憲政危機嗎?

當然,以上的討論建基於兩個前提:一,現行生效的《條例》,二,「無法妥善組成選委會」的確無法行使任何法定權力。政府可以透過修改法例改變前者,後者由於還未有案例,則還要視乎法庭如何詮釋《條例》。但即使政府能在下年立法會會期的首五個月內完成修改《條例》,或在之後的呈請或覆核的訴訟中勝出,棄席已經引起一場不小的憲政危機,震動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也幾乎必然會有中外媒體報道,行政長官選舉的正當性也必然會再受多方面的質疑。

在這個角度下,我們是否還能指責棄席只是消極的潔身自愛呢?這樣的一石擊起千重浪,豈不是最積極的抗爭嗎?

Read more

為什麼以馬忤斯兩門徒對十架的勝利感到挫敗和困惑呢?

門徒感到困惑,明顯因為事情的發展和他們的盼望不符。但若我們仔細看他們盼望的形容,我們或許會訝異,因為他們對盼望的形容本身沒有什麼問題:耶穌確是先知,在神和眾民面前,說話行事也的確大有能力,至於最後要救贖以色列的那一位,也的確是祂。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