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可以支持某些候選人嗎?

教會作為社會的他者,並不能迴避政治。教會無可避免必須參與在選舉中,問題只是教會採取一個怎樣的角色去參與。

教會不應為跪拜政權的候選人站台,但這不是因為教會不應沾手政治,而是因為這些候選人的價值觀和教會的天國倫理大相逕庭。因為這是我們反對教會為這些候選人站台的原因,我們可以同時肯定教會在支持某些候選人的角色。這不是雙重標準,而是道德判斷。而教會不能迴避作出這些道德判斷。

Read more

神學路思·陳韋安:告別·出發·離去(講道筆記)

「……起來,我們走吧!」(約14:31b) 約翰福音13–17章記述了耶穌與門徒的最後晚餐,並其中的離別之言(加起來,亦未嘗不可說成「離別之筵」),共佔全經卷近四分之一篇幅。培靈會講員陳韋安博士認為,這五章所描繪的不單是基督在世的言行,也是歷世歷代教會、包括香港現今的處境,啟示著香港的教會重新思考應該怎麼辦,如何受差上路、向世界出發。

Read more

後雨傘思考之七: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下)

真正的合一是我們在我們的獨特性中團結 (unity in our distinctiveness/uniqueness),而不是透過犧牲我們的獨特性 (unity at the expense of our distinctiveness uniqueness) 而達致的。而在當下被雨傘運動搖撼和衝擊的教會的場景中,就是體現在 (manifested in) 我們的持續對話 (engaged conversation) 上:我們會彼此不同意,我們會質疑對方每一個前設、推論和論據,我們會面紅耳赤地激烈爭辯,但我們從不會放棄對方和拒絕對話,無論大家的立場和看法如何,我們仍然選擇彼此聆聽、了解、思考對方的觀點,和作出回應,我們從不會滿足於自說自話後然後禮貌地握手離場。

Read more

SCOTUS 同性婚姻判決之後:為什麼基督徒沒有絕望沮喪的理由

因著其本質,教會本身應該是宣揚和實踐愛的地方,一個人們不必竭力證明自己正常而仍然能被愛的地方。但教會卻似乎在審判同性戀者時遺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或至少視之為不那麼重要。當然,公允而言,教會並不是完全沒有說接納同性戀者的話,但明顯對比審判的信息,接納的話說得太少,有時根本只像是審判信息的一個不起眼的註腳。如何在「同性戀是罪」和接納同性戀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像教會一直接納其他不能達到教會倫理要求的人,才是更值得今日教會思考的問題。

Read more

後雨傘思考之三: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這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政教分離」:政教分離不是將自己鎖於教會的四幅牆內,對外面的社會不聞不問。相反,我們必須對我們身處的社會開放,根據我們的政治倫理和論述審視並批判之,從而發揮我們「作鹽作光」的功用。若教會沒有一套她自己的政治倫理和論述,她就無法成為世界的他者 (other),無法和世界分離,教會最後只能在俗世的某一套政治倫理和論述選擇一個,並活在它之下,不能分別,無以為聖。

Read more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福音派華人教會牧養的反思(下)

牧者和信徒領袖經常問為什麼小羊不回教會,是不是他們太忙、受世界價值觀衝擊、不尊重傳統價值/追求刺激、重視權力名利、某種性格所致、持某種核心信念或有否宗教行為,甚至是否不夠事奉(參《前因》及《評論葉松茂對教會普查的意見》?但他們卻從來不會反躬自身,反省他們到底如何佈道,又為信徒提供怎樣的牧養。

Read more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福音派華人教會牧養的反思(中)

觀乎香港華人教會對政治爭拗的回應,實在不能不說 (with all due respect),這些回應若非離題膚淺,就是和福音背道而馳(例如要求信徒盲目順服掌權者,對不公義像羔羊般默默無聲),完全不能在莫衷一是的時代發出先知的呼聲。長久以來側重個人化的信仰、只懂重複一些默想式「真理」(如神愛世人、信徒合一和順服掌權者)甚至反智的 (anti-intellectual) 傳統的弊端於此表露無遺。

Read more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福音派華人教會牧養的反思(上)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問的是:弟兄姊妹相交/建立關係的基礎是什麼呢?「團契」一字的希臘文 koinonia (κοινωνία) 是「同路」或「共同」的意思。所以「團契」並不只是建立或維持關係,而是在「同路/共同」上建立和維持關係。那麼作為重生的基督徒,我們有什麼共通之處呢?豈不就是我們同為耶穌基督救贖,仍在罪和苦難中掙扎,並作十字架福音的見證嗎?

若只是單純的建立關係,這只是空洞無力的聯誼,而不是真正的團契 (koinonia (κοινωνί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