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段不大不小的情感

(一) 一晃二十年,猶想當年大家都只是少年人,窩在屋苑內老師的單位內補習,也開始學習人生。老師很忙,忙到不想大家閒著過日子,於是暑假帶大家回教會的家庭服務中心事奉。 就這樣,我們認識了,也組成了老師身邊「岩岩巉巉」,但勇於嘗試的義工團隊。 事奉的機會有很多,暑期班、新來港適應班、更生人士、嘉年華…….他幾乎都參與了。此後,有老師出現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有一回我們準備向更生人士講福音,構思用話劇表達平庸人生也有上帝疼愛的畫面,天生表演慾極強的他當上了主角。排戲的時候,平常喜歡逗人玩,愛食字,拋下不少IQ題讓人腦瓜快爆的他忽而嚴肅起來,抬起他頭,演繹那一段平庸男子的內心世界,眼神堅定卻充滿掣肘的那一刻,我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二) 教會,人來人往。尤其當身處人數頗多的教會時,最讓你留意的總是那些讓你覺得無處不在,卻很少會駐足攀談的人。 他應該是其中一個。 於是,仔細拜讀《永念不忘》時,讀到一句「對不起,少了看你的需要」,頓時感概萬千,也許這就是隱藏在接踵摩肩之間洗刷出來的遺憾。 (三) 慘白的牆身,前面站著工作人員派發彩色氣球,代替鮮花致意。熟悉的身體舖蓋波點套裝,還有最為人熟悉的眼鏡。 我看到了對逝者最大的尊重。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牧師慰勉時特別提到,就算是情緒頓時軟弱作出旁人不理解的決定,基督的愛也未曾離開,尤其是他,他並不是作惡多端,在地上盡都是好行為,成為不少人生命的祝福,肯定可在主懷安息。 我們不明白的,上帝都知道,都明白,都接納了。 (四) 那年十月,小女子大婚,花車駛到精神書局外,看見了老師和經常並肩的他,我搖下車窗大喊他們的名字,他們揮著手跟我道喜,那天清風送爽,我永遠記得他的微笑,還有白皙的飽滿顴骨。 時光隨風而逝,生命是怎麼一回事,叫人越是學懂,越是學不懂。          

Read more

我信我有這一日?

最近港台有個節目叫《香港故事 ── 最佳配角》,對社會上不同範疇中的配角都有不同的見解。筆者在教會生活久了,好姊妹到了適婚年紀,當親密好友的姊妹或者伴娘的機會也就更多,所以對《一紙之約》的單元感受較深。單元中受訪的女子 Sue 自17歲開始當別人的伴娘姊妹,多年來做了27次姊妹,4次伴娘,連筆者都自愧不如。但伴娘姊妹的角色並沒有拉近她當新娘的距離,相反,這31次的經歷之後,讓她看見婚後的女性有各自的軌跡,有的當主婦,有的已經沒聯絡,這些不同的婚後面貌都未能讓她看見幸福的模樣。

Read more

告別,不只百日

生命,也許你會沉鬱面對,但在別人眼中還是一直前行,無限延續。於是,未婚夫的父母親擁進女主角的家,趕忙收拾死者的衣物,懷念又少了一點根據。妻子的教會朋友急著替她辦個追思禱告會,在會上侃侃而談,有人機械式的禱告,有人遞上一本疏導情緒的書,甚至有人坦言明白男主角的感受,說自己的寵物死了,再崩潰大哭,結果騎劫整個追悼會,別人忙著安慰這位寵物主人,卻忘了本來就沉沒在悲傷當中的男主角。結果兩人都在百日內上山參加法會,為摯愛超渡,誦經百日,也在這百日裡學習說再見。

Read more

忘記TA是TA

我想我們身邊就有這類人,可能他們的存在不為普遍社會所接受,行為也不一定合乎邏輯。當你越多花時間留意他們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你就發現他們只是在社會看不見的隙縫中求生,可能是出於自我保護,並嘗試用最卑微的方式生存。

Read more

為何過得很快樂

也許你已經看了<Inside Out>,如果還沒看,大概就是準備前往觀看的路上。怕劇透的話就先好好收藏這篇文章,有空再拿出來閱讀吧。 我跟身邊一眾女性朋友都高度談論這套電影,也許女性壓根兒比較感性,看著自己平常複雜又無法向別人仔細描述的情緒竟以一個色彩斑斕的建築,有如風車旋轉的各個島嶼並幾乎沒有瑕疵的總部操作作為表達方式,說明情緒這東西最公平,人有我有,外表再亮麗的人腦袋都是一群情緒小伙子給你每個反應作最精密的計算,替你好好守護記憶,儘管,有些回憶已掉進堆填區。

Read more

記黃雨撒灰的一天

大雨滂沱,的士到達墳場門口的時候,在辦事處門口等的士離開兩人面露笑容,黃雨的日子,想有的士到這種地方也很難。 辦事處內坐著是長生店的人,我們叫他靚仔。他不過二十來歲,人生已經充滿經歷,又在長生店打滾多年,一直是老闆最信賴的人。老闆並非他的父親或親屬,就不過是好友的爸爸,但長生店這種冷門的工作,兒子不做就讓有關連的人來做,這是行頭生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