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告別》的片尾說告別百日。

失去至愛,我們沒有辦法確定要傷心多久。電影中所說的百日,其實是佛教守喪的日子。男女主角在經歷車禍後頓失依靠,沒了未婚夫,也沒了妻子,兩人各自在守喪的日子平行走路。兩人分別受著死者家人親友的壓力,在喪禮的事上沒有,也不能有太多說法,於是千千萬萬種感受,壓上心頭,造成整套戲中,愁緒無法釋放。

生命,也許你會沉鬱面對,但在別人眼中還是一直前行,無限延續。於是,未婚夫的父母親擁進女主角的家,趕忙收拾死者的衣物,懷念又少了一點根據。妻子的教會朋友急著替她辦個追思禱告會,在會上侃侃而談,有人機械式的禱告,有人遞上一本疏導情緒的書,甚至有人坦言明白男主角的感受,說自己的寵物死了,再崩潰大哭,結果騎劫整個追悼會,別人忙著安慰這位寵物主人,卻忘了本來就沉沒在悲傷當中的男主角。結果兩人都在百日內上山參加法會,為摯愛超渡,誦經百日,也在這百日裡學習說再見。

導演本身是基督徒,年前喪妻後一直用不同方法走出悲傷,而這段祈禱會的戲碼正正就在他身上發生。導演說,對於一些不太懂得生死課題的基督徒來說,有些安慰只是「時機不對」而已,就像那位送上療癒書的那位男生,導演當下收到的時候當然覺得突兀,但後來情緒慢慢恢復過來的時候,就發現這類書本說的都是真心勸告,肺腑之言。

就那麼一句「時機不對」了事? 筆者看完這套電影之後,曾經在想電影是不是在說,喪親的人處於哀傷期時,從佛教得來的安慰是否比基督教的好。基督徒就是有一份熱心,捧著海量的金句以為可安撫每種不同形態的心靈,往往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換來一句「時機不對」。那對的時機是甚麼? 我想連喪親的人自己也不會知道,但就如電影所說,喪親時可能因為身邊人的壓力,埋沒悲傷,偶爾會情緒爆發(也許不會),或著找一點逝者未完成的事,用盡餘的精力替他們完成,去他們未去過的地方,償還他們生前的虧欠。逝者不離,生者不忘,人生默默在沉澱中學習說再見。

於是,佛教誦經的方式在電影中建立群體中自我療癒的空間。先不說應不應該,但一群喪親者每七天上山誦經確實給他們同路人的安慰。想想看,在同一空間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喪親經歷,卻彼此不用言語就心領神會,對經文不熟,卻因為這個獨特的空間可以跟逝者繼續建立關係而念念有詞……其實這就是喪親者所需要的空間。電影告訴我們的是,百日告別,也告別百日。告別比百日長,因為我們與逝者的關係不會改變,生活的細節總藏著逝者的溫度。至於安慰別人的你,其實安慰沒有所謂對與錯,只要陪伴他們度過這「百日」,陪伴他們學習說再見,就是在對的時機做一個對的人。

延伸閱讀: 百日走過生命之路─專訪電影《百日告別》導演林書宇

 

 

告別,不只百日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