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Flickr/Milly Colley
photo credit: Flickr/Milly Colley

死亡,是無以名狀,因為我們還活著,沒辦法勾勒死亡的圖畫。

我們信主的,跟別人談論死亡時,總是很籠統的跟別人說死後景象。我們能戰勝死亡,因為耶穌甘心為我們釘上十架,為我們的罪而死,擔起我們的憂患,讓我們有死後復活的盼望,很多人看見絕路後有康莊大道,卻忘了如何在絕境時如何自處或關顧身邊人,而經歷生命終結的過程,竟然比接受盼望更遙遠。

其實,我們每一刻都在面對死亡。我們今天吃好穿好,過馬路會看燈,站在月台黃線後等車,也許是因為我們怕死。我們可能為了未做的事,為了身邊所愛的人,為了未完成的使命而保重自己,我們試圖避開死亡的威脅,而忘記我們正在享受生命更多光陰的同時也經歷失去。

「誰能常活免死、救他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呢?」(詩篇 89:48),既然死亡逃不過,那是否一句等待復活就能了事呢? 最近跟一位負責生死教育的社工討論有關在基督徒群體推動喪親關懷的經驗。我說,我經常覺得身邊的基督徒朋友大概知道基督教內死亡觀,於是跟教內人的對談似乎輕而易舉 (當然是否每位喪親者都接受則另作別論),但對於同樣是喪親的教外人卻啞口無言。該社工說,其實基督徒的身分在生死的討論中屬其次,首要的還是態度。她大概的意思是,面對喪親者或面對生死,正面的態度其實代表著我們對生命的尊重。作為喪親者,或者在精神及肉體上受苦的人,面對生活與機能的缺失,能聽進耳朵的話語真的不多,但同行者的態度,卻能改變經歷痛苦中的人如何重新投入生命,用餘生面對生活,面對生死。

我們對死亡概念模糊,或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死亡,所以我們會怕。但耶穌呢? 耶穌了解死亡吧,早知道自己的敢言為他到處樹敵,也從天父那兒得悉其死亡對世人的意義,但怎麼還是「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可14:33-34)人子是人,難免恐懼擔憂,也向天父痛哭大叫,希望天父能挪去痛苦。耶穌最後也遵行上帝旨意,但面對生命可能即將終結,同行的門徒竟在客西馬尼園睡著,耶穌的禱告更顯孤單。步向死亡的過程,往往不足為外人道,儘管有人陪伴在側,面對死亡還是要獨力支撐。路加福音22:43節指有天使顯現,給孤單的耶穌加力,耶穌雖然傷痛,但禱告更恆切。作為生命的同行者,面對著生命一點一滴的溜走,我們會否只是心靈願意卻肉體軟弱,隨隨便便的跟別人講聲「加油」; 我們專注走自己的高山低谷的同時,如何為正在面對喪親或死亡的人,在死後的光景與生前處境拉上更多關係,幫助別人面對死亡而不害怕生命一點一滴的溜走。如果門徒沒睡,耶穌也就不會獨自祈禱,儘管天父旨意不變,但多一把同禱的聲音,多一雙同行的腳印,生命在指間流走也有多一雙承載的手。

無以名狀的死亡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