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句「天堂留左位比我」後,和 689 一樣無恥的林鄭又有狂言,今次她則說「上帝叫我參選」。不少作者早已對此口誅筆伐,我就不拾人牙慧了。

我更感興趣的是,不少信徒對林鄭的狂言義憤填膺,怒斥為「妄稱神的名」,但他們會否其實也在犯同樣的信仰錯誤而不自知呢?

我有上帝的呼召嗎?

正如馬斯特指出,傳統華人教會一直有一套事事求問上帝的「呼召觀」。一些雞毛蒜皮之事,例如晚飯應否吃豆腐火腩飯,或許不用尋求呼召和印證,但一些重大人生決定,例如應否報考學校(尤其是神學院)、投考工作(例如特首)、和人共諧連理等等,一一都要尋求上帝的指引和引證。基本概念是,若沒有上帝的呼召,那麼我們就不應進那所學校、那間公司或那段愛情或婚姻。

背後的潛台詞,當然就是「上帝揀選我去(做某件事)」。某些受成功神學荼毒的信徒,甚至會認為上帝的「呼召」是「前路更為平坦順利」的代名詞。

在這角度下看,林鄭的「上帝叫我參選」,和一般信徒在教會分享「上帝叫我進神學院」,邏輯上其實並無二致。而林鄭若認為這代表她參選之路比其他人平坦,也可謂和這種成功神學的呼召觀一脈相承 1。事實上,正如馬斯特在同一篇文章也指出,若自稱天主教徒的林鄭聲稱沒有上帝的呼召,信徒豈不也會對其口誅筆伐嗎?

一切似乎理所當然。但問題是,我們是否必須有上帝的明確呼召才應該踏出人生的下一步呢?上帝又是否早已為我們人生鋪設好一幅藍圖,我們只須尋問,然後按圖行事就可以呢?

正如我早前參與的一個講座中,講員在討論應否進神學院深造時指出,進入神學院並不必因為我們已經有一個來自上帝的準確清晰的呼召。進入神學院完全可以純粹因為福音已經付託給我們,令我們必須在尋問中理解我們的信仰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以至我們能在世界為這福音作見證。這是一個對所有信徒的一般呼召。至於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獨特呼召,例如是否成為傳道人等等,往往不在進神學院前出現,而是在進神學院後,當我們在上帝面前不斷地在激盪中的反思尋問我們的信仰時,才能找到這個上帝對我們的期待 2。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其他重大的人生決定上。

事實上,上帝的呼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向你揭示「前路如何」,而是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和尋問,「摸著石頭過河」。正如祈克果 (Kierkegaard) 或更被廣泛引用的蘋果教主 Steve Jobs 指出,人生的點點 (dots) 往往只能在回首時才能被連結起來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若我們因為「沒有得到呼召」就不進神學院,或不在人生向前踏出一步,最終可能只會令我們踟躕不前,錯過那個早在我們人生的下一步等候我們的呼召。

說上帝,誰是上帝?

無論是為加強其參選的正當性,還是作為保證她當選的力量,林鄭口中的上帝都有一個清楚的功能性作用,「上帝叫我參選」一句所強調的,不是上帝和林鄭的關係,或這個「呼召」她參選的上帝的性情屬性。在這個角度看來,林鄭的「上帝觀」似乎也並非她獨創的概念。

在不少信徒的心中,上帝其實也只是某些功能的代名詞:解釋萬物的起源、確保宇宙間道德和自然規律的運行、拯救我們的「靈魂」進入「天堂」、保證我們人生平坦,或至少在患難時成為我們的安慰等等。

在某個層面來說,上帝的確肩負這些「功能」,但強調這些「功能」的同時,我們是否將上帝等同了這些功能,並變相忽略了上帝「情格性」(personal) 的一面呢?當我們習慣以上帝的功能言說上帝時,我們會否對聖經中那個有豐富感情、會喜怒哀樂的上帝感到陌生呢?

換個方法問,當上帝沒有用時,我們還愛和敬拜這位上帝嗎?今天當我們言說上帝的創造、救贖時,我們只是將祂當成一個理論系統中的概念,還是也會言說祂對人的揀選,和在自由中願意和我們分享三位一體的祂在永恆中分享的愛嗎?我們的上帝是有血有肉的上帝,還是一個冷冰冰,單純去達成某些思考系統的概念呢?

結語:一個反思信仰的機會

認為人生的重大決定必須有上帝的獨特呼召和指引,或側重以上帝的功能去言說上帝,對不少信徒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當林鄭用類似的邏輯狂言「上帝叫我參選」時,我們又會覺得義憤填膺。這中間似乎並不能以一句「林鄭無恥,擺上帝上枱」輕輕抹過,這個說法背後顯出的邏輯,其實仍然有不少值得我們反思之處。

盼望我們能在痛斥林鄭的同時,也能借此機會反思我們信仰中一些根深柢固的概念,然後在這些反思中,不但不效法這個孕育出一個個 689 和林鄭的世界,還能心意更新而變化,忠心和坦誠地活在上帝的面前。

作者 Facebook

延伸閱讀:

  1. 《我應該進那間神學院嗎?》
  2. 《來自星星的 PK vs 來自推論的上帝》
  3. 《如何從不合常理和不講道理的獨孤九劍重尋神學的初衷?》

(歡迎網上廣傳)

  1. 相映成趣的是,另一疑似候選人曾俊華則正確地指出,在聖經,上帝的呼召往往帶來崎嶇的前路。
  2. 當然某些神學院只求學生將一大堆信仰罐頭和屬靈術語背得瑯瑯上口,「為教會訓練(廉價)工人」,這些神學院自然無法令我們對我們信仰有任何有意義的反思。但此處不贅。
林鄭「上帝叫我參選」狂言的延伸思考

端木皚


在教會待了超過二十年,平日胡思亂想,喜愛在文字中整理和尋找信仰的平凡信徒。三一上帝啟示的豐富,以及祂揀選的恩典,都是「無法可講述」的,平凡如我只能「願唱歌稱讚」。 關於我有血有肉的信仰,我有很多話想說,所以,請容我娓娓道來。 作者 Twitter/Facebook: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