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冷禪、「內八路,外九路」的嵩山劍法和殘缺信仰

如此編修過的「內八路,外九路」嵩山劍法看起來內外兼,看起來的確一點也不殘缺。但這樣的劍法便是原來博大精深的嵩山劍法嗎?左冷禪或許也有一刻覺得是,但當岳靈珊站在他面前時,他就知道不是了:在嵩山封禪台上,岳靈珊將岳不群機緣下學到的那些失傳的嵩山絕招展示給左冷禪看,這位精通「內八路,外九路」的十七路嵩山劍法的左冷禪立時「手心發熱,又是驚奇,又是喜歡,便如陡然見到從天上掉下來一件寶貝一般」,因為「岳靈珊這一招中蘊藏了嵩山劍法中數大名招的長處,似乎尚能補足各招中所含破綻」。岳靈珊展示的嵩山山劍法,顯然遠比左冷禪整理過的「內八路,外九路」嵩山劍法博大精深。

Read more

從《葵花寶典》和氣劍之爭看教會的殘缺信仰

今天我們有否將我們的信仰的重點放在我們自己身上,而忽略了本應為信仰中心的上帝呢?

我們有否只顧著「如何做好人」,擔心有否「全獻在壇上」,或恐懼戰驚我們的妝飾是否配得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而遺忘了我們只能被救贖而不能靠努力蒙上帝喜悅,和不明白我們信仰的重心是在於二千年前那位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我們的罪的那一位的犧牲呢?

「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艱難使命,有否在我們的熱情中變成「踢萬民入我的教會」的厭惡任務呢?

「使人永遠不渴」的上帝又有否被我們壓平為滿足心靈的精神鴉片,或被限制在一個解決我們需要,或預備、修直我們成功之路的角色,甚至忽略「一切受造之物至今仍在一同呻吟,同受陣痛」的現實呢?

當我們在成為一個敬拜的群體時,我們又是否只閉門造車而忘了在破碎的世界中見證我們敬拜的那一位?

Read more

你所見證的你認識嗎?:成功神學與成功見證的反思

聖經就是上帝的見證。而就是在這些見證中,我們認識上帝,我們建構我們的神學。所以見證從來都不是無傷大雅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而是直接影響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和我們的神學。

但今天我們是否仍忠於這見證呢?還是我們在擁抱成功神學時,選擇了和這充滿苦難、罪惡、恩典和救贖相反的成功見證呢⋯⋯

我相信上帝,即使祂在苦難中沈默,即使他不曾使我的人生平坦成功。我信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阿門。

Read more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福音派華人教會的佈道工作反思(下)

到底教會 (ἐκκλησία/ekklēsía) 是什麼呢?為什麼新約的作者在討論這個新群體時不用一些當時已經存在的組織/群體去命名這個新群體呢?今天的教會還是新約作者面對並命名的那個「教會」嗎?還是教會已淪落為社區組織、劇團、電影院、酒吧或心靈慰藉小組等呢?

教會最獨特的,就是教會是一個傳使人得救福音的群體,因為這福音,我們「一同受苦,也必照樣…得安慰」(林後 1:7)。沒有福音,教會就不成為教會。

Read more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福音派華人教會的佈道工作反思(中)

上帝豐富難測的作為就這樣被簡化為一條公式,而這公式中,上帝總是扮演解決我們問題的「黃大仙」的那一位。那麼我們相信上帝是為了上帝還是為了解決問題呢?若醫生可以醫治我的病癮,我是否應該決志相信醫生呢?

至於上帝如何在苦難中看似缺場但依然同在等等基督徒生命中更常見也更複雜的議題,通常都付諸闕如。也遑論福音的根本核心:上帝如何創造並愛祂的子民,以至祂捨身救贖他們脫離罪,並至終必會完成這救贖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