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看後兩傘思考之三: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你們這些要吞吃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的,當聽我的話!你們說:月朔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們好擺開麥子;賣出用小升斗,收銀用大戥子,用詭詐的天平欺哄人,好用銀子買貧寒人,用一雙鞋換窮乏人,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

耶和華指著雅各的榮耀起誓說:他們的一切行為,我必永遠不忘。(阿摩司書 8:4-7)

地上的商人也為她悲哀痛哭,因為沒有人再買他們的貨物……販賣這些貨物,藉著她發了財的商人,因為害怕她受的痛苦,就遠遠地站著,痛哭悲哀…..天哪,你要因她歡喜!眾聖徒、眾使徒、眾先知啊,你們也要因她歡喜!因為 神已經在她身上為你們伸了冤。」(啟示錄 18:11, 15, 20)

去年雨傘運動期間其中一個主要的反對理由就是雨傘運動影響香港的經濟,令一些商戶損失生意。不論這個指控是否成立,我想問的是,就算成立,又如何?

這個問題必須在上幾篇文章的背景下思考。如今香港社會存在一種普遍的不公義,而撇開民主政治又似乎未能解決這種不公義。若我們可以肯定學生/市民確是為爭取解決這樣的不公義而佔領,那到底作為一個基督徒,作為擁有一套獨特的政治倫理的「神的子民」,「經濟發展」在我們的分析中該佔一個什麼位置呢?

我先指出結論。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應是基督徒對事情判斷的主要考慮,更遑論用之平衡公義的爭取。換言之,經濟發展並非爭取公義的「平衡論點」(counter/balancing argument)。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這要回到先知書的時代。正如我曾指出,不少舊約小先知處身於北國以色列耶羅波安二世的管治下,由於北方的主要強敵亞蘭正被亞述侵略,所以分身不睱,無力南侵(當然亞述在吞併亞蘭後便輪到以色列了)。由於沒有了外憂,北國以色列可以專心發展經濟,因此國力強盛。那時大約有五十年的時間,以色列的社會處於一個整體相對富庶的環境。但正正在這樣的環境下,先知大力譴責當時的管治階層和隨處可見的不公義。充分發展的經濟發展帶來的不是安居樂業,而是不公義。

經濟發展並不是討論的「皇牌」,彷彿只是我能論證某手段能帶來經濟發展,其他所有的考慮都要給她讓路(或相反)。舊約的先知清楚指出,社會整體的富庶本身並不足夠 1,當一個社會整體的富庶結合貧富懸殊,導致社會不公,其實並不是平安。

這是和今天的香港何其相似。

經濟發展是一種怎樣的價值呢?用今天的話說,那就是一種「中環價值」。這從上文的阿摩司書的經文可見:「你們說:月朔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們好擺開麥子」:連月朔和安息日也令人不耐煩,因為這阻著他們「做生意」。但月朔和安息日是什麼日子呢?那是敬拜上帝的時候。但敬拜上帝竟然不及賺錢重要。而且他們怎樣做生意呢?他們是帶著不公義來發展經濟,在他們發展經濟時,窮乏人飽受欺壓。先知譴責的就是這種價值:這個世界有些事情比經濟重要,那就是公義;這個世界以外有一位比經濟重要,那就是上帝。

先知會否也應該因阻礙經濟發展而被譴責呢?

耶穌也早已提醒我們,一個人不可以有兩位主,我們或是敬拜上帝,或是敬拜瑪門。我們不能將「經濟發展」當成是上帝般敬拜,以之排除所有的考慮,然後又說我們是敬拜上帝的。

這呼應十誡中第八誡的「不可偷盜」。李思敬博士曾提醒我們,我們一般以為,偷盜者必然是「沒有」的人偷盜「有」的人,這當然是偷盜的其中一種形式 (form)。但偷盜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出現,就是富有的人搶奪窮困的。若第一種偷盜可稱為 “Theft from below”,後一種更隱藏的偷盜就是 “theft from above” 2

發展了幾個世紀的現代資本主義 (capitalism in its modern form) 就是這種 “theft from above”。資本主義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然後我們奉由此導致的經濟發展和連帶的貧富懸殊為圭臬,奉為至高無上的價值。我們理直氣壯的說,凡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都不應該。

事實上,西方的左翼的政治經濟學者已開始反思資本主義推至極致的問題,代表作包括 John Rawls 的 《A Theory of Justice》。只有我們還一無所知的以為這是至高無上的價值。

追求公義,這就是雨傘運動所爭取的。今天這種中環價值滲透日益中產化的教會。姑勿論讀者是否認用雨傘運動的民主理念,或是否贊同其手法,雨傘運動也是一個給教會反思其中環價值的機會:這個世界是不是有些事情比發展經濟重要?在爭取公義面前,經濟發展其實並不算是什麼。

作者 Facebook 專頁

(歡迎廣傳,但請註明出處)

(《後雨傘思考之五: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將於下星期一刊出)

後雨傘思考系列:

1. 後雨傘思考之一:給以色列惹麻煩的這個人就是你嗎?

2. 後雨傘思考之二:願你的國降臨:民主、天國、終末(一)(二)(三)(四)(完)

3. 後雨傘思考之三: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4. 後雨傘思考之四:月朔幾時過去?

5. 後雨傘思考之五: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

6. 後雨傘思考之六:你們如果不悔改,都要同樣滅亡(一)(二)(三)(四)(完)

7. 後雨傘思考之七: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上)、(下)


  1. 執筆之時留意到國際貨幣基本組織發表了一份報告(按此看其中一篇報道),結論一般我們稱為 trickle-down theory 的「先令小部分富人富起來,效益就會流向社會底層」理論並無實證根據。在邏輯上,社會整體富庶固然可以是人人均富,但為何不能是貧富懸殊呢? 
  2. Pope Francis 就曾引用早期教父之一的 St. John Chrysostom 說:”Not to share one’s wealth with the poor is to steal from them and to take away their livelihood.”(「不將自己的財富和窮人分享就是偷盜他們,和拿走他們的生計。」)宗教改革家加爾文 (John Calvin) 也曾說過當我們未能幫助我們有需要的鄰舍和偷盜 (positive theft) 無異。 
後雨傘思考之四:月朔幾時過去?:反思中環價值

端木皚


在教會待了超過二十年,平日胡思亂想,喜愛在文字中整理和尋找信仰的平凡信徒。三一上帝啟示的豐富,以及祂揀選的恩典,都是「無法可講述」的,平凡如我只能「願唱歌稱讚」。 關於我有血有肉的信仰,我有很多話想說,所以,請容我娓娓道來。 作者 Twitter/Facebook: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