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看舞台劇《東宮西宮12:Let It Be一國兩制》,以思考為主,以娛樂為次,而兩者均須兼備。二擇其一不大可取,因為只當一齣普通的劇來觀賞,難免感覺離地,而只有政治思考和知識攝取,則來得艱澀痛苦,使人對現實無能為力。

個人理解,劇名中的西宮(The West Wing)借用自美國政治用語,或首都白宮權力核心所在的建築物,或政治連續劇目;東宮加上西宮,指的則是香港的政府總部,無論是舊的下亞厘畢道還是新的金鐘添馬,都有分為東、西兩翼,其中的喻意便是去論盡香港政治重要的人和事。

(已落幕,含小量劇透)開場白中,「比喻」本身以及其用途,率先得到解說。分場1彷如一課演講的獨白,演員生動介紹了 Lakoff and Johnson (1980, 2003) 的語言學理論,讓觀眾稍為明白、察覺政治時事常用的一些隱喻;簡單如「上台」、「下台」的字詞,就已有其政治人物就任、離任的指向,並分別包含正面或負面的意思。


話說回頭,《東宮西宮》是一系列演了12年的劇目,每年的主題按照當時熾熱的社會、政治話題而定,以戲仿、諷刺、營造滑稽、模仿、評論時事、引用的方式(以上詞語引錄自政府新聞網Facebook截圖,2015年12月7日),幫助觀眾重新思考並實踐香港的城市定位、香港人的自我定位。就如編劇胡恩威言

這12個《東宮西宮》差不多把香港政治的重要狀況分析和展示。要說的、應該說的、可以說的、不可以說的都說了。觀眾被娛樂了、觀眾被啟發了、觀眾被沉悶了。這十二個作品讓我更了解香港,讓我更了解香港觀眾。

來到2015年底,彷彿要說、可以說的事情還是太多,有權勢者口裏越說不想政治化,便越多事情被政治化地演繹出來,在詮釋權、話語權上彼此角力。香港人在經濟上堅毅不屈,在政治上投降、自我設限的氣氛卻佔據主流。那麼,我們如何在政治上堅毅不屈?無論我們被時勢所逼而急於表態(或怯於表態),是否還有認清目標、認清敵人、婉拒分化、婉拒論斷的胸襟和空間?

此外,分場6「大小七臭」的背景屏幕演示,逼使著自己窺見暗角的暴力原來是那麼不堪入目。如此看來,警棍作為警司手臂的延伸(筆者從前沒觀看過這些現在被稱為「還未完全證明屬實」的片段),儘管不可理喻但也不難理解了。


雖然不是第一年觀看本劇,但這一次看便像又上了一學期的課,在在感受到政治的難啃,不過相信編劇已經用心良苦,提醒香港人這個社會既比想像中複雜,也可以比想像中簡單。複雜,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政治與經濟利益糾葛,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說盡,籠統的標籤掩蓋了可以令人認清事實的細節;簡單,在於政治不應該是財主和政客的偽術遊戲,其實來自我們所謂平民百姓的一張選票、一聲呼喊、一場運動,是不可小覷的自我賦權的進程。面對沉睡或裝睡的人,面對大事化小、小事化大,我們沉著應對。面對公權力難以自控、恣意擴張,面對在鏡頭前後失格的人們,我們除了自求多福,還有哪些其他選擇?

《東宮西宮12》以「曼陀羅」的隱喻作結(分場9),似乎指向多元化、尚未知的答案,也指向因政改問題及雨傘運動而湧現的撕裂,香港人需要醫治百病叢生的社會的藝術涵養,需要真實的藝術帶來真正的醫治。

我不知明天將如何,我們此刻仍得提防重門深鎖的東宮西宮那有形無形的手臂彷彿扒手一般,醜陋而自以為是地延伸下去。


延伸閱讀:
Metaphors We Live By,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003).

東宮西宮的手臂.延伸.思考

魚皮


愛遊走書店、球類運動、思考與聆聽,動靜皆宜,靜中帶旺(不是樓盤);編輯為業,社會科學出身,認為知識、信仰、志業互為表裏,不相排斥。相信聆聽促進對話,對話促進理解,理解塑造信念,信念塑造人生。閱讀,就是一種對話;理想的對話活潑像乒乓球,劈里啪啦,你來我往。好看,也好聽。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