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於《文藝通訊》2015 年 11 月(第 36 卷第 6 期)「國際視野與基督宗教」,蒙作者允准轉載)

每一次外遊,總會有一些人和事衝擊着我的信仰。旅途上的種種體驗,借用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的概念來表達,就好像一個「繞行和歸回」(Detour & Return)的經驗。每一次的繞行,都是一次對自身信仰和價值的批判;每一次的歸回,都是一個固有盲點的突破和信仰的更新。

一年前,有機會到美國交流,滿以為在這個更注重個體性及經濟效益的國度,我必然會體驗到比香港更重消費文化味道的即食靈修,以及更「麥當勞化」的教會。或許是因為我身處在一個老牌大學城鎮的關係,我並沒有嗅到消費文化的味道,反而看到另一種對教會空間的詮釋。

主日上午的崇拜,約有二百人參加,除了很少人遲到之外,與香港普遍教會的崇拜聚會沒有太大的分別。拿起崇拜周刊,揭到內頁,好奇地看看他們崇拜後有甚麼活動。找了良久,星期日下午的活動只有一個,還是恆常舉行的,就是「咖啡時間」。我完全沒有期待,只是口乾了,就想喝杯咖啡,於是便參與其中。然而,眼前的景象卻令我當場呆了,竟然有接近一百人參與,聚會沒有劃分年齡層,卻毫不混亂,較年長的人在聊家庭生活、青年人坐在地上輕聲地彈樂器,亦有一羣人拿着咖啡與牧師討論剛才的講道,一直到下午兩、三點,人羣才漸漸散去。

回看香港的教會空間,除了那一個多小時濃縮的崇拜外,普遍的信徒又會在教會駐足多久呢?教會是否一定要以新奇有趣的活動招徠信徒和慕道者呢?抑或教會的空間,這種聖與俗的分野,本身就有一種吸引力呢?這些問題,我未必有確實的答案,但這種「繞行和歸回」的體驗,會漸漸累積下去,為自身的信仰帶來裨益。出外旅行的時候,有機會的話,不妨到海外的教會小歇一下吧。

繞行和歸回

漣漪


在讀神學生。當人人都在力爭上游的時候,但願我能像水一樣,水向低流,與受苦者同行,讓基督的愛,像漣漪一樣,慢慢地蕩漾開去。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