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樓守望 – 為香港守望祈禱(23/9/2017)

1 . 戴耀廷等「佔中九子」的案件於剛過去的星期二提訊,現排期至明年一月九日進行預審。陳健民在庭外指,律政司告他們煽惑罪在法律上是不可行及不合理,案件押後是要研究控罪是否重複。戴耀廷則稱他們願意承擔責任,但如今的控罪「亂晒籠」,如律政司是控告他們未經批准集結,他們會承認相關事實,他認為控方不必將事情複雜化。 http://bit.ly/2fwh8fh *祈禱* :主你不像人看人,你是看人內心,你知道佔中九子的內心和動機,求主保守他們能得到公平的審訊。 *2* . 何君堯聲稱有八萬人聯署要求港大辭退提倡和平佔中的戴耀廷,逼港大校長和校委會表態,又建議成立調查戴耀廷委員會,港大如不聽從就進一步提出司法覆核。 星期日舉辦“隔走戴耀廷吶喊大會” 會上除高喊踢走戴耀廷,更把戴耀廷與港獨混為一談,揚言要殺掉搞港獨人士。 資深傳媒人程翔在數年前已指出,自習近平上場後,中國近年已出現「亞文革」的跡象。現時何君堯透過這種手法處理事件,實在和文革的套路相似,令人憂慮。 http://bit.ly/2wFgc1n http://bit.ly/2wDMA16 http://bit.ly/2hcYFrR *祈禱* :求主幫助香港人能避免文革式鬥爭,堅持和平理性討論問題,又求在上者能公平處理社會問題,不會因為親政府立場而縱容甚至鼓勵惡行。 *3* . 大學民主牆風波及港獨標語事件,十家大學的校長發表聯合聲明,譴責濫用言論自由的行為,強調不支持「港獨」。 12間大專的學生會發表回應:「我們珍惜言論自由,此權利生而有之。校方不支持港獨,但大學師生享有言論自由,討論港獨絕無不可。所有下列的學生會,特此聲明,討論港獨絕對符合《基本法》第二十七條,校方請停止混淆視聽。」 http://bit.ly/2xuPhpC http://bit.ly/2xk9Kx7 *祈禱* : 求主保守大學校園師生能堅守言論自由並有智慧地處理現時紛爭。 *4* .屯門母子雙屍案揭發隱蔽家庭、缺課兒童等問題,牽涉社署和教育局制度漏洞。政府多年來執意將基層民眾及弱勢社群的需要,變成數字化、模式化及程序化的個案管理。政府將社會服務及機構組織以私營化及商業化模式操作及營運,作為前線人員,對制度不仁「無思」執行,只貫徹字面程序,不反思制度對錯,結果變成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我們期望的是關於制度的轉變︰一個循着對基層及弱勢社群處境更有擔當、對社會不幸有所觸動的方向去改變。 http://bit.ly/2hciorS *祈禱*:求主幫助我們能建立更健全更人性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各人能更關愛我們的鄰舍,避免山景邨母子慘劇再發生。

Read more

教內抹黑手冊

(本文蒙作者允准轉載) 文:教會老油條 下文所提的都是很常見的事,亦與社會政治裡的批鬥和抹黑差不多,我只是整理一下觀察而已。各位毋須對號入座。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如果你想在教內抹黑一個信徒,而他不是藉藉無名之徒,可以怎樣做呢? 由於大家都是基督徒,有特別多道德期望,在香港教會圈子裡要抹黑一個人是要做得很高明的。但又由於這圈子很喜歡用耳語來代替客觀對質和事實舖陳,立心要抹黑的話,並非不可能。 首先,在當代教育裡,大家都知道,學術能力是否足夠與個人修養可以是無關的。所以,批評一個人蠢或思考能力不足,他的言論為禍教會,只能是抹黑的第一步或遠因。當然,即使是第一步,也不是容易做到的,因為你真的要把對方的錯誤指出來,並且不能容許別人用「見仁見智」來打發掉。要防止「見仁見智」的想法便要把自己打造得很有權威,所以判斷一定正確;但這容易被人以為你太驕傲,須小心處理。如果對方言行草率,而你又滿肚墨水,這會比較容易做到。 完成第一步後,必須要把那人的「問題」說成一種道德人格的問題,如果純粹是思考能力的問題,你無法引起信徒關注。例如,可以批評對方多次失言背後必定是有某些人格缺憾或不夠崇高的動機。要完成這一步的話,還須選擇適合的圈子來做土壤,並且要分隔聽眾。最佳用來分隔的土壤會是對方或他的朋友不能進入的圈子,那圈子裡的人也不認識對方。缺乏了華人教會圈子常見的對熟人的婆媽及同情,道德責難便容易建立。聽眾分隔是重要的,因為,可以用一、兩年時間輕鬆地累積不滿,等候時機;時間長亦會令被薰陶的受眾不察覺自己被利用,增加薰陶的成功率。 第三步是看時勢來抽水。教會裡總有些人品格不好,但信眾不會動輒針對那些人,始終大家都有點厚道,相信上帝會有保守或懲罰,也有別的事要關注,又或者,覺得道不同大可以不相為謀,毋須逼人走投無路。因此,必須等待適當時機,當很多人都感到必須為大是大非問題表態和劃清界線,把形像已經差的對方的道德缺憾連接到那大是大非的議題上。在這十年八年裡,最方便的兩個時代趨勢會是指摘對方挺同,又或指摘對方投共維穩,這必定可以激發很多信眾的不滿,且是長期的不滿,足以徹底把對方人格丟進無底坑(在某些圈子,反過來批評對方逢中必反,也會有相似的效果)。按時勢抽水的另一重要考慮是,在強調道德的信徒圈子裡,你不方便次次親自出手說別人壞話,最好是有人代勞,且是自願地代勞。把對方的錯誤接連到那些大是大非議題,自然會有無數信徒走出來替天行道、保護弱小、匡正視聽……你便坐享漁人之利。 總結那類論述的發展: 對方是蠢材 ──>對方的愚蠢和失誤是跟他人格有關的 ──>他整個人格都有點問題 ──>他的人格問題嚴重到要大家共同表態和排擠他。 理性地看,這論述發展當然理據薄弱,無法用邏輯推論來理解。但不要忘記,信徒圈子很喜歡用耳語來代替客觀對質和事實舖陳,很少信徒會在一年兩年的長時間內嚴格審視你在他耳邊不斷講的話有甚麼進階發展。只要大家是朋友,人們便會唯唯諾諾地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寬鬆地認同你也無妨,亦懶得進行獨立查證。漸漸地,到最後這變成深信不疑,事就這樣成了。 補充一:留意,這裡的重點是「論述發展格局」,有可能抹黑者本身並沒有處心積慮,只是長期用不同方式發泄自己對對方的不滿,但論述的客觀發展仍然會是那樣子的。上文用很多 intention 的寫法,只是為求方便而已,讀者要把它們改為 non-intentional ,並不困難。 補充二:如果對方真的愚蠢,真的人格有問題,真的挺同/投共,且碰巧按這次序被人揭發,這一連串攻擊當然會是合理的。所以,我無意說,大凡符合這裡的論述發展格局的,便一定是抹黑。然而,了解這種論述發展格局,可讓我們反省有沒有中招。 補充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事,亦與社會政治裡的批鬥和抹黑差不多,我只是整理一下觀察而已。各位毋須對號入座。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補充四:至於防 – 抹黑學,恕我想不出萬全之策。就像極權政治,你是看得穿他們伎倆的,也通曉他們的野心,但最終他們仍會得逞。在此,越持守崇高道德的人,越快被幹掉。 中下之策卻是有的,但各位要放下一些道德理想身段才能做到:既然擔心甲會用群眾來排擠你,你便要多留意公共形像(包括及早澄清流言),也要快點結集盟友在你那邊,這樣甲就會有所顧忌。如果甲真的敢動手,你的盟友及相關群體便會制裁他,來一個反孤立。甲作為一個甘願玩群眾鬥爭的人,也必會是一個計算形勢、欺善怕惡的人,無把握的仗,他不會打,他倒會掛出個笑臉與你握手言和。(這種握手雖然絕對是虛偽的,但你最好還是笑臉回敬。) 長遠點,可思考如何改善教會圈子的制度,用來避免有人獨大,例如應該有制度避免有人獨佔某類事工或話語權,以致貪念一起便成為脫韁野馬。(民主制度其實也是基於這種考慮和精神吧。) 抱歉,在此刻講理性對話、崇高道德感化或非暴力原則(如果你認為糾眾哂馬是暴力的話),全都派不上用場,只會繼續讓惡人橫行霸道,讓劣幣驅逐良幣。 或許此刻各位值得思考一下這句諺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Read more

戍樓守望 – 為香港守望祈禱(31/8/2017)

1 . 梁游宣誓案終極敗訴 終院拒上訴許可申請,案件源於梁頌恆和游蕙禎於去年立法會宣誓時,將中國的英文China讀成「支那」,展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旗幟,游另將「Republic」讀成「re-fucking」,立法會秘書長拒為其監誓。時任特首梁振英聯同律政司司長其後在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兩人議席。人大常委會在高院有裁決前突然釋法。政府成功撤銷梁游的議員資格後,再入稟取消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及姚松炎議員資格,高等法院最後裁定政府勝訴,至今先後有 6 名非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令非建制派失去分組點票的否決權。梁游除了要付千萬訟費,立法會還會追討已發放的一百八十六萬議員薪津。 http://bit.ly/2xhuP9a 🙏 在人大釋法的陰影下,求主叫香港仍然能維持公正的選舉制度,讓立法會能有真正市民的代表,監察政府為市民發聲。 天鴿橫掃澳門,災情嚴重斷水斷電持續, 釀8死153傷、不允許公眾悼念死難者、禁止記者入境採訪、微信轉發未經證實消息兩老人竟被拘捕! 葉一知稱若香港再沒有人守護 將成為今天澳門 . http://bit.ly/2xuZy1W http://bit.ly/2vCKnDa http://bit.ly/2xwf12q http://bit.ly/2vpPJ97 🙏 求主記念澳門市民災後重建,盼澳門政府吸取教訓做好基建設施,亦希望香港能引以為鑒。 這一代,他們被關進監牢 : 13名因反東北發展撥款衝擊立法會的年輕社運份子被上訴庭覆核判刑,全部改為即時入獄8至13個月;兩天後,雙學三子也因為揭開雨傘運動序幕的「重奪公民廣場」行動被覆核判刑,3人也被判即時入獄6至8個月。連同之前和之後還有多宗涉及雨傘運動和其他公民抗命行動被起訴的案件,將有不下數十位年輕人會面對法庭嚴厲的裁決。 https://www.hkcnews.com/event/47 🙏 求主看顧因公民抗命被囚眾人及其家屬,盼望能得到適當的支援,渡過這段艱難的日子,爭取公義的心不會磨滅。 劉霞仍未自由,流出視頻被發現背景有男聲說:「這個不用念了」,並在之後小聲說:「下一句。 」最後劉霞說:「我們馬上再相聚。」相信劉霞並非真正自願拍攝。 http://bit.ly/2vCUecq 🙏 求主讓掌權者停止逼害異見人士,人道對待每個生命。

Read more

戍樓守望 – 為香港守望禱告 (23/8/2017)

上訴庭分別就律政司提出「反新界東北」及「926重奪公民廣場」案件的刑期作出覆核,改判「反新界東北」案13被告8至13個月監禁及「926重奪公民廣場」案的黃之峰、羅冠聰及周永康6至8個月監禁。法政匯思不認為以檢控或威權能夠處理政治問題。重刑不但無助解決根本的政治問題,更突顯香港因政府未能以民主方式產生所衍生的社會問題。誠如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於2016年時所言:「即使沒有民主,仍可保持司法獨立,但不代表可以「有效地」維持港人現有生活方法。」因此,法庭絕非解決政治問題的合適地方。望當權者能認清問題的根源,儘快落實《基本法》賦予港人的真普選,以政治智慧解決政治及社會問題,毋需法院介入,使香港賴以成功的司法獨立及法院中立性得以維持。 【公民廣場案】路透社引政府消息:袁國強推翻檢控人員建議 堅持上訴 就「反新界東北」及「926重奪公民廣場」刑期覆核裁決聲明 主啊,我們的制度腐朽敗壞到什麼程度,才會使得這些年青人不惜犧牲他們最寶貴的青春和自由,以期喚醒當權者的良知和沉默大多數的冷漠,從而祈求我們的家園能夠變好變公平一點?!他們的牢,是為我們而坐。求主看顧為義被判囚的十六位青年和他們的家人,能勇敢面對前面艱難的日子,又求主幫助香港社會從根源解決社會問題。

Read more

從《盧根》看世代交替

盧根最後選擇不再苟且渡過自己餘下的人生,並以最後的力量幫助新生代能逃過邊界,開展他們的人生。作為年長一輩,finishing well 豈不就是這樣嗎?不是坐在遊艇安享晚年的寧靜與舒適,又或是眷戀自己在舞台的影響力,試圖操控及複制新生代作為工具去延續自己在世界的影響力,而是鞠躬盡瘁,以一己的生命,即或耗盡,目的是成全新生代在他們的世界去過活。電影的小節很有意思,盧根的鋼爪是三爪的,蘿拉的卻是手有兩爪,而脚是另有一爪的。當然電影解說這是雄性與雌性的分別,但這會否也是世代的分別呢?傳承並非純粹複制,傳承是保護及締造空間讓新生代可以安全地探索他們的人生,而容許他們亦有適者生存的能力,有天賦的本錢去創造他們的世界。香港教會老一輩究竟是希望在新生代倒模式複制上一代的成功,骨子裏其實只是想延續自己的成就,還是期望真的承傳,成全下一代能夠有良知,勇氣與創意去探索新世代的機遇與挑戰?

Read more

吊詭的醫院——人生旅程起訖站:《最後的房子》讀後感

《最後的房子》來得正是時候。筆者入職研究員後,才知道要做腸癌的數據,每天對著大疊病歷翻啊翻,想到記錄後是活生生的人(或是已死的),他們多麼努力想要治癒、活著。記得某已離世的,病歷寫著是壯年發病,最後救治無效,遺下妻子和年幼兒女,看了也感到難過。這本書,同樣也在裝備筆者去面對病歷背後生死。

Read more

教會離地否?從戀愛及婚姻教導說起

中秋後的星期五,天氣出奇地好,大家在教會集合後便乘車到營地了。一路上還好,大家都是漫無目的地閒聊寒暄一下。到達營地後,大家稍作整頓,就開始營會的活動。大家都知道,教會的營會少不免都要唱詩歌才開始正式的活動吧?當主領的姊妹將營歌歌詞投放映在屏幕的那一瞬間,我就發覺我間教會,原來,都幾離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