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星的……延伸思考

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PK》在香港頗受歡迎,上畫至今已有七個星期。以明星效應而言,飾演男主角PK的Aamir Khan因2011年《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而令人印象深刻,《作》本身亦讓香港人對Bollywood電影增進認識與認受。 但如果看電影的主要目的剩下娛樂消閒,恐怕就要浪費了故事編劇、製作團隊的一片苦心。觀眾「各取所需」也許無可厚非,但如果更多人以娛樂唯尚,觀影時忘我、散場就快快回到現實(《〈來自星星的PK〉:電影內外的印度教政治》一文談及該電影與國際政治、身份認同的關係,亦有類似的總結),恐怕便難以說服自己或別人,我們是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的人。

Read more

波士頓遊記 – 革命者的器量

頭一次的紐約和華盛頓之行,唯一記得的風景只是滿街國旗飄揚,密度有如泰國的泰皇泰后照片、香港的藥房/七仔,從香港人的角度看,這般愛國之舉實在十分骨痺,更讓我留下「美國人好驕傲好囂張又好勝好戰 」的感覺。此外,紐約燈紅酒綠的焗促、華盛頓的呆板和冷酷都討我的厭,更別說,以基督教立國的美國,在許多人眼中早而沒落了。
雖然沒有安排很拼命的行程,反而騰出了空間去咀嚼細節,從而重新發掘和認識美國——一切從波士頓開始。

Read more

深夜食堂的延伸思考

人在香港,找好吃的好方便。香港人普遍愛吃也愛看別人吃,或者喜歡看別人做吃的東西。〈都市閒情〉如是,RoadShow亦如是,OpenRice既方便使用也增強大家找到好吃的能力。在這裏,我們大概沒有捱餓的本錢。 民以食為天實無可厚非,然而人禽之辨在於我們不獨滿足於撐飽肚子甚或珍饈百味,在於我們有能力看重飲飲食食的人。將心比己,在一般吃飯的場景裏,同桌的人彼此交流互相尊重,推而廣之,顧客、侍應、廚師等之間,其實亦並無兩樣。

Read more

《五年來從來沒有人觸摸過我,直至今天》:譯者感言

這就是耶穌基督的愛:由他卑微的出生,在人群中成長,面對門徒、群眾和法利賽人時的失望和氣餒,但仍一而再再而三伸出雙手,直到最後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上帝的愛:刻意拉近彼此的距離,不介意受損害。

今天,我們這些聲稱跟從這個觸摸人的耶穌的人,學了這個師父多少的功夫呢?令人失望的是,今天在教會最常聽到的,或許不是伸手去摸和我們不同的人,而是不斷拉開和我們不同的人的距離:同性戀者、性工作者、不務正業的人、其他未達我們道德標準的人…….

我們關心我們自己的「分別為聖」過於將人帶到聖潔的上帝的面前⋯⋯

Read more

第四公民 – 尋求公義的紋理

看紀錄片最大的得著,就是幫助我們在歷史事件或世界日常中填補某些隙縫,讓我們對人或事有較深刻的認知。當你看<第四公民>(CitizenFour, 2014)的時候,彷彿你就是跟著美國走佬特工斯諾登在香港的酒店房間內一同呼吸,窺探他在香港的避世生活之餘,也看著他如何尋求出路。

Read more

噤聲的城市

你,被禁止當導演後,終於拉開窗帷,稍為放下被囚禁的繁瑣,當上一個不稱職的的士司機,載著德黑蘭的普羅市民,在城市漫遊。當上司機的你,一臉和藹,戴著帽子,對急著到下一個目的地的乘客不慍不火,甚至說明自己路不熟。自2010年開始伊朗政府因你的電影內容惹火而給你長達20年不准拍電影的禁令,又禁止你前往國外後,儘管你每天花多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你仍然會覺得陌生; 儘管你拉開窗帷,重新檢視你所在的城市,但開車的時候,你耳朵還是對有人隱隱若若的呼喊你名字而感慌忙,生怕當局派人來抓你; 的士車廂內的攝錄機,向內而少有向外,相比兩旁的街道,人文風景才是你對城市的刻劃,男的女的,保守的開明的,崇洋的古老的,老的嫩的,貧的富的,雖是二元分化,但這些非專業演員角色背後所描繪的社會階層,以最日常不過的對話立體呈現,孰真孰假,只有城市才知道。車廂狹小,甚至有點像我們的「泥艋的」,承載的卻是你給這城市的情書。

Read more

光途涼冷

猶像在卑微小船上划動槳聲,仰望天際,恆定地於茫茫大海中趨近那未可觸及之地;在遙遙的黑暗旅途裡,舉目觀看,便見艘艘同樣划動的惶惑小船,以及每盞在船尾處,微滅而浮光的白石油燈,遍佈浪野。每朝每夕,晨光升降,賦予掠奪,重新臨在。生命猶若光途漫漫。我們總在距離彼此最遙遠的兩個定點上不期然地向對方吶喊——每朝每夕,晨光升降——兩者的聲音終將永遠無法達至。光途涼冷,但見四野,暖火閃爍。

Read more

留給最愛的喪禮

二月,天氣忽爾轉冷。從紅磡站那空氣鬱悶的隧道爬上冷颼颼的出口,抬頭看見的除了是沒有路燈的馬路外,再走遠一點,就是那條狹窄的路段,左旁的工程好像沒完沒了,網狀圍欄總是給走路急速的人多添一點蹣跚。那條路是前往殯儀館集中地的幾乎必經之路,與迎面而來的素服人士接踵摩肩,貌似致敬完畢後的人往上走,近年來他們面容都輕鬆了,偶而說笑,往下走的人不免面容緊繃,每個人心中都在籌算待會向逝者或家屬的對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