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創作了「釋迦牟尼樂園」的宣傳片,戲仿迪士尼樂園。(可能是趁著佛誕而製作)
片段上載後引起一時熱話,比較有意思的是片段其實突顯了香港人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刻板印象。片段中的佛教名詞應只是生搬硬套而非有意識的應用1,故此很大機會是非佛教徒所製作的惡攪。
再看毛記電視的片段2。在片段中,出現了「佛誕老人」和「報梵音」的場景(所謂基督教「躺著也中槍」?),將基督教活動注入佛教的裝扮,又加上政治諷刺,這又是另一種形態的戲仿。(政治戲謔與諷刺暫不在此討論。)
回到「宗教戲仿與刻板印象」的討論,非教徒3既沒有參與宗教活動,就只會以各個宗教的外顯特性去理解該宗教。例如上文提及佛教的名詞,與基督教每年的報佳音,都是非教徒日常生活中較容易接觸到而有宗教含意的事物。從這個角度理解,就比較容易明白非教徒對宗教信仰的刻板印象從何而來。以報佳音為例:每年的平安夜,非教徒只會覺得「又有一班基督徒出來唱詩歌了」,至於背後的含意,他們不會太了解(也不會刻意了解),久而久之,刻板印象就隨之而形成。


《古惑仔》電影中,林尚義飾演的牧師給予人的印象也算是正面,就連山雞(陳小春飾演)也會說句「信耶穌好啊」。但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是流行文化中的牧師角色,講述的教義亦與教會的教導相去不遠,這是否香港基督教在教會學校及其他佈道事工中長期經營的結果?基本教義已深入民心,非信徒亦略知一二;而且牧師提及福音戒毒,也算是編劇對此事工的肯定吧?


  1. 筆者既然在嘗言道貼文,自然非佛教徒。 
  2. 《六點半左右新聞報道》25/5 我們都是屈施主 
  3. 此處指沒有信仰的人士。 
從釋迦牟尼樂園看宗教的戲仿與刻板印象

Yellow Candle


教育工作者。 很想當老師,不想成為授課員。 自比一點燭光,盼可照亮旁人。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