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 City Harvest Church 的創辦人之一康希被法庭定罪,不但再次令人關注成功神學以至由此而來用大量金錢堆砌出來的假見證的問題,也令我想起一件大約十年前的往事。

話說那天我和一大班教會的年輕人到舊區探訪,事後有傳道人撰寫見證,將當日的情形和弟兄姊妹分享。但當日有份參與的我卻看得一頭霧水:傳道人的「見證」,怎麼有大量和我所見所聞不相乎的細節呢?不但將某幾個我們傾談的「對象」的不耐煩寫成積極回應,甚至連我也有一句杜撰出來、「大有信心」的對白。

於是一個普通的活動就被描繪成一班「屬靈偉人將主的道大有能力的灌溉了整個舊區」的圖畫。

只有成功才是見證:成功神學下的成功見證

講見證講到杜撰故事固然離譜,但某程度上這和不少擁抱成功神學的見證如出一轍,甚至不可避免。

「成功」由於太應該顯而易見,所以沒有「成功見證」支持的「成功神學」顯得沒什麼說服力。但問題是,我們的人生都很平凡普通,雖未至於「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那些入神科搵到筍工追到女神結婚生仔甚至開場佈道會就令三五千人信主,或身罹重疾霍然而癒家破人亡破鏡重圓走過烽火大地毫髮無損的故事,大概都不常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沒有這樣的見證,我們又拿什麼去支持我們的神學呢?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之前在《CCTVB神邏輯的延伸思考》中指出的「只要『有手有腳』就可以感恩的神邏輯」,將普通事也說成神蹟奇事一般,而另一個方法,則如文首的傳道人一樣,將一件普通事加油添醬,杜撰一些不平凡的細節出來,或像康希一樣,用金錢堆砌成功。

我們平常聽到的見證,可能未至於無中生有,但本質其實沒有太大的分別:基本上是我們已經結論了「上帝必然救我脫離兇惡和衣食無憂」,再建構一些故事去支持這個結論:這些建構可以由極端的純粹創造,到只是將一件真正發生過的事稍為誇大,或隱瞞不利的細節。但本質畢竟無二。

但最後,我們只是在見證成功,而不是見證上帝。

使我成功的才是上帝:成功見證下的成功神學

很多人認為講講見證無傷大雅,但其實「成功見證」不斷在模塑我們的神學。當我們聽的見證都是千篇一律的「入神科」或「重病得癒」的成功方程式,我們的「上帝」亦自然被限制在一個解決我們需要,或預備、修直我們成功之路的角色,但其他諸如上帝在歷史中創造、復和和救贖等難測的作為,則少有被提及。很多信徒也不認為需要系統地理解上帝的作為。

上帝的作為是否只是在祂使我們病得醫治和成功順利上呢?似乎不是。奧妙難測的上帝不需要使我們凡事順利才是大行奇事的上帝:祂的榮耀和能力正正就是當「人子被掛在木頭上」時充分地透過恥辱、無能和失敗去表現出來 (manifest)。至於「我們所傳的有誰聽」的眾先知和眾使徒,也是在他們的苦難和欠缺中,見證他們相信的上帝。

結語:你所見證的你認識嗎?

事實上,聖經就是上帝的見證。而就是在這些見證中,我們認識上帝,我們建構我們的神學。所以見證從來都不是無傷大雅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而是直接影響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和我們的神學。

但今天我們是否仍忠於這見證呢?還是我們在擁抱「成功神學」時,選擇了和這充滿苦難、罪惡、恩典和救贖相反的「成功見證」呢?

今天那麼喜歡聽見證講見證的人對研讀聖經這本上帝的見證集有興趣嗎?還是因為聖經中的上帝不夠成功,和屢遇挫折困難的眾先知眾使徒令我們惶惑不安,而令我們將之棄若敝屣呢?

我們其實也是上帝的見證人。但今天我們認識我們所見證的上帝嗎?還是我們只是自然而然將祂模造為一位使人成功的「上帝」呢?在重複昔日腓利問衣索匹亞的太監「你所念的你明白嗎」時,我想將問題推進一步:我們今天不斷努力地以為自己見證上帝,但我們所見證的,我們認識嗎?

執筆至此,見到朋友在面書分享一首歌 “Even when He is silent”,很令我感動:

I believe in the sun, even when it’s not shining.

I believe in love, even when I feel it not.

I believe in God, even when He is silent.

我相信上帝,即使祂在苦難中沈默,即使他不曾使我的人生平坦成功。我信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阿門。

啱睇就 like 埋我既專頁啦

(歡迎網上廣傳)

你所見證的你認識嗎?:成功神學與成功見證的反思

端木皚


在教會待了超過二十年,平日胡思亂想,喜愛在文字中整理和尋找信仰的平凡信徒。三一上帝啟示的豐富,以及祂揀選的恩典,都是「無法可講述」的,平凡如我只能「願唱歌稱讚」。 關於我有血有肉的信仰,我有很多話想說,所以,請容我娓娓道來。 作者 Twitter/Facebook:


Post navigation


One thought on “你所見證的你認識嗎?:成功神學與成功見證的反思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