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尼希米記,被擄而後歸回的猶大人將歷經繼所羅巴伯與耶書亞、以斯拉之後,另一位領袖所帶領的屬靈復興。這一刻在團契查經至第二章中途,對尼希米來說的一個好開始——得到宗主國君允許,回到家鄉重修毀壞的城。

尼希米作為波斯國度裏位高權重的一員,在亞達薛西王旁邊輔政(手上沒有相關歷史材料,總覺得酒政不純粹是調酒師,因這似乎是以當代專業化的、主觀的眼光,回看兩千多年前的另一政治社會制度而已),大可廁身其位,安舒度日。不過,查完經再綜觀全卷書,尼希米作為帝王眼中為國忠心的官員,亦可堪稱信徒的一個榜樣——有愛上帝又愛人如己的生命力,有承擔、足智多謀地籌劃建立上帝子民的大事工,有在群體中持守聖潔、秉行公義的屬靈權柄。同時,從經文當可看到,他也是一個願意為別人充權(empower)的領袖,無論是動工建造城牆(2:17-20及三章)、審斷欺壓之事(5:1-13)、委託祭司以斯拉的律法教師團隊教導百姓(八章)等,他沒有單憑一己之力,卻情理兼備地鼓勵各人自強不息;他願意承擔與其他領袖對群體的承擔,是能夠互為影響的(例如8:38、11:1),為要使眾人都能各盡其職,明道而行道。

從其人其事,我們會期待學到甚麼待人處世的信仰功課?

而結果,他一去耶穌撒冷猶大地,就是十二年(13:6)。回看2:6並沒有說尼希米需要多少時間、歸期為何,或王「認為好」的年日有多長,但總不是以來日方長的時間度去提議和應允。既然王身邊有這樣信得過的一位下屬,也不會希望一別多年,對方為的卻是自己眼中不甚了了的一個省城?無可否認,尼希米在行動中等待上帝作工(active waiting,從他與王對答如流可見其充分準備),直到耶和華使祂的僕人如今順利,「使他在這人(王)面前蒙憐憫」(1:11)。


榮耀上帝,所謂何事?還看今日社會、今日教會、教會在今日的社會,似乎以在上位者為學習對象已愈見不合時宜,因為這世界常有缺乏承擔、諉過於人、以權謀私、缺乏政治道德的在上位者們的例子,使人失望。又或許,我們的注意力難以傾注於不絕存留、為別人追求美善的人的故事,我們沒有動力思之而行之,我們甚少想得通信仰如何不是自食其力而是需要傳承。多元化的社會身分地位不阻礙在同一事奉上有分、蒙召作上主的子民,但我們需要在彼此守望相愛之中,仍然勉力求之於己,榮耀上帝。

靈性的質素既是個人也是公共的,信望愛不是基督徒獨享的,愛鄰舍包含著愛仇敵;做門徒有使命有召命,是無分聖俗比較高低的;忙碌忙亂之中,抓緊時間思考個人成長軌跡、信仰片斷如何,讓生命的大事小事都獻給主。應當延伸思考的,就是如何回顧、計劃和落實了。

雖然書卷沒有交待尼希米年輕時光景如何,我深信他在君王、外族仇敵面前能站立得穩,並非一朝一夕,並非一刻神跡;他的成長和信靠,我們獨特的成長和信靠,才是上帝保守引領、每天看顧、每刻眷佑的痕跡。也許我們需要傳統信仰論述的更新,不糾結於這樣那樣可能因循僵化的屬靈指標;卻要讓得著更新的傳統成為後來者的信仰論述資源,周而復始。

歸根結底,對上帝、對別人、對教會肢體,越難越愛。求主加力,願我們向主忠心。

尼希米記的延伸思考

魚皮


愛遊走書店、球類運動、思考與聆聽,動靜皆宜,靜中帶旺(不是樓盤);編輯為業,社會科學出身,認為知識、信仰、志業互為表裏,不相排斥。相信聆聽促進對話,對話促進理解,理解塑造信念,信念塑造人生。閱讀,就是一種對話;理想的對話活潑像乒乓球,劈里啪啦,你來我往。好看,也好聽。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