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契,fellowship。我與你(fellow)同坐這條船(-ship)。

以船為喻,因為這世界可以風平浪靜,大家相安無事;這世界也可以風高浪急,隨時遇險,而處身各樣艱難當中以及過後的大家怎樣取捨選擇、怎樣看待其他人的選擇,如何藉著同舟而學習共濟,都是我的基本關注。

具體一點說,團契的團友可能因著形形式式的原因而流動著,甚至流失著。這種常態無法三言兩語說明清楚,若嘗試以一般就業青年為例,工作餘暇、拍拖結婚、照顧小孩、長輩健康、事奉崗位等等,都可以成為團契生活的拉扯因素。忙著其中兩三項,而在團契裏又得不到足夠「叉電」的經歷,都容易令人放棄後者,翻身實在不容易。

許多船都是如此境況:有些船員熱衷於修理和補給,有些默默享受其中,有些則在船泊岸以後便沒有再度登上同一條船了

有人回答:「隨遇而安。」嘗試詮釋之,就是散聚有時——你有你的工作,我有我的忙碌,幾個人之間行業不盡相同(或看見自己有同業的團友而其他團友沒有),要背景相異者互相理解多一點?很困難吧。她有她的拍拖,他有他的結婚,十來人的群體分佈在人生各階段,這一刻單身的團友聽著看著,身邊團友分享籌備婚事饒有興緻,有點不是味兒;剛訂婚的團友懇請為同樣的事情代禱,卻發現其他人不明白原來會擔心這擔心那……更有甚者,諗住返團契鬆一鬆甚或social寒暄,點知團友講到親人患病生離死別情緒低落但我又唔係讀輔導又唔熟悉聖經搵句安慰說話又「唔識」點為對方祈禱咁點算好諸如此類,感覺很odd。

跳一百步而言,隨遇而安的潛台詞彷彿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人人都有自由的嘛。因了解而分開,我們都沒有辦法哩。」不過,常態並非不證自明的公理。所謂面對團契流動然後隨遇而安,這理應需要一些先決條件,我們才可以安心地享受團契並且隨遇而安,繼續讓上帝掌管團契的整體以及其中每個人。作為一個團友需要促進歸屬感,儘管未達到選擇委身的地步,總可以付出一點努力


這些條件應該包括甚麼,我還不知道。惟想到下列四條非常基本的問題,可以定期問自己,不論在這一刻,返團契是否成為自己的習慣、成為自己的生活組成部分。

  1. 點解我會返第一次團契?例:

朋友介紹 / 想知多啲基督信仰 / 教會受浸基本要求 / 父母長輩要求 / 由細返到大 / 攝時間 / 跟另一半返……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初衷。

  1. 為甚麼(現在或曾經)繼續返團契?例:

有時間 / 有相熟的朋友 / 認識對信仰認真的團友 / 重視聽道行道 / 有認真教導和聆聽的導師 / 困難可以分擔 / 開心事可以一同感恩 / 找到信仰上的同路人……

由初衷開始,我們的心意可以逐漸更新而變化,醞釀一些屬靈目標,好讓團契各人彼此建立,在你共我的生命有上帝。

  1. 返團契有咩難度?例:

冇時間 / 有啲環節其實都幾悶 / 有難纏的人 / 查經好深奧 / 太多人 / 太少人 / 團友唔夠關心我 / 團友感受唔到我嘅關心 / 未ready深層次分享 / 好朋友離開左 / 受過傷害 / 會冇左吃喝玩樂或瞓多啲嘅黃金時間 / 返左崇拜親近神就足夠……

這裏來到解難的部分,無論有沒有認識或相熟的團友能夠聆聽你、幫助你,他們都不能完全代替你思考。

  1. 承接以上三題再沉澱一下,為返緊團契(或冇返一陣團契)的自己造句:「原來我返團契,係因為……」。例:

「原來我返團契,係因為某某大學同學關心我,希望我不要因為乜乜挫折而放棄上帝。」
「原來我返團契,係因為享受隔週查經,如果唔係自己真係少左動力讀聖經。」
「原來我返團契,係因為學習真心幫助別人、不求回報,跟社會價值觀很不一樣。」
「原來我返團契,係因為知道自己有軟弱而得罪神,在家人面前缺乏好見證,需要團友關心和禱告守望。」
「原來我返團契,係冇特別原因,只係make myself available,有需要便分擔別人的重擔,也開放讓別人認識自己。」

以上只是一個對自己坦誠的、初步的測試。回到文章初段的基本關注。我們無法代替別人選擇團契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可以先幫助自己深思熟慮,首先為自己以至其他團友負責,起碼在面對各種困難(即第3題你的答案,或第2題答案的反面)時,也不會容易放棄團契生活。雖天氣不似預期,我們還是同舟人,矢志生命與神與人連結,因此無畏無懼。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和我作為基督徒都有這些機會,需要上帝以慈繩愛索牽引——若有甚麼人事物佔領一個信徒的生活世界,而團契生活卻幾乎容不下去的話,這就是需要有人扶一把、用心同行的時候了。


後記:
過去一個月,或分享會或吃頓飯或坐下閒聊,與來自不同團契的弟兄姊妹談起團友流動和流失的話題,深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日常生活各種轉變使團契質量皆變,不免令人擔憂疲倦甚至灰心。就在這世代裏,求主復興我們。

團契生活的延伸思考

魚皮


愛遊走書店、球類運動、思考與聆聽,動靜皆宜,靜中帶旺(不是樓盤);編輯為業,社會科學出身,認為知識、信仰、志業互為表裏,不相排斥。相信聆聽促進對話,對話促進理解,理解塑造信念,信念塑造人生。閱讀,就是一種對話;理想的對話活潑像乒乓球,劈里啪啦,你來我往。好看,也好聽。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